深圳国旅官网深圳旅行社中优秀的旅游公司关注我们
手机国旅网站导航深圳旅行社经营资质
您的当前位置:深圳国旅旅行社官网 > 旅游资讯

【深圳旅行社】我的欧洲之旅奥地利游览攻略

编辑:深圳国旅时间:2015-10-29 11:40点击:

 9月18日至28日在德国游荡,详见“金秋时节,在德、奥、捷驰骋的二十七个日夜之德国”,之后就德国奥地利间穿梭了几次。本篇只记载奥地利部分。


9月29日(星期天)
参观完林德霍夫宫,便赶往奥地利的因斯布鲁克。
导航仪带我们走的是一条山间小路,在这路上,你真的就想走走停停,悠悠地欣赏这沿途美景。但是在这会车都比较困难的小路,我们不敢违反交通规则,贸然停车拍照。老杨的澳洲驾照没有问题,我的中国驾照没有按照德国领事馆的要求做法律认定,所以总有些紧张,两个多小时的行程,饱了眼福,却只好眼看着美景与相机擦肩而过。

 
因斯布鲁克,意为“茵河上的桥”。这座阿尔卑斯山谷中独一无二的奥地利小镇,介绍说,无论是在哪一个角落,都能见到白雪覆盖的山峦,可天公依旧不作美,四周的高山不见真容。

我们的Hotel Tautermann (陶特曼酒店)在茵河的左岸,离老城的中心区域不远,入住后就徒步往右岸的老城走去。一过桥,因斯布鲁克著名的地标建筑——黄金屋顶就进入了我们视线,屋前街道旁的咖啡店为游人观赏它的2738块镀金铜瓦提供了极佳视野。
因斯布鲁克

 

因斯布鲁克

老妹和老杨在十年前曾经来过,在他俩看来,一切都没有变,只是游人如织,这座老城似乎变得更小了。WEI还保留着十年前的一张地图,与今天的相比所有的景点路线均没有变化,只有票价的改变,比如,十年前24小时的Innsbruck Card只需要21欧,今天已经涨了10元,对我们而言10年涨这么一点,合情合理啊。而且买了这样的卡,可以在市里免费去所有的博物馆、景点,还可以一次来回去往任何一个登山电梯(缆车),可以免费搭乘公交,跟导游一天游,购物时还能享受一点折扣。

因斯布鲁克

两位既然来过的,就当仁不让地做了今天的导游。

按照老妹的老地图,想先去宫廷教堂,因为建于16世纪的教堂内有国王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的陵墓,而陵墓两侧28座真人大小的青铜武士雕像则十分著名,这些雕像是日耳曼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艺术作品,但我们却误入了耶稣会教堂,没有看到上述蒂洛尔州最有名的艺术纪念品。

因斯布鲁克

 

因斯布鲁克

 

因斯布鲁克

 

因斯布鲁克

 

因斯布鲁克与维也纳霍夫堡宫同名的皇宫没有进去参观,因为与其走马观花,不如放弃,在外摄影留念吧,毕竟洛可可式建筑还是有可看之处的。
 

 

然后沿着玛丽亚特蕾西亚大街边走边看,从黄金屋顶一直走到凯旋门。

街道两边的建筑都非常有特点,哥特风格的楼房鳞次栉比,当你漫步这在历经了800年岁月的老城,置身于散发着独特魅力和繁华街道时,仿佛时空倒转,回到了那个属于骑士和中世纪商人的时代。

此时云雾开始散去,街道被远处的雪山美景陪衬,更觉得这绝对是一个值得放慢脚步,细细品味的地方。
 

 

 

 

 

 

 

 

 

安娜柱是因斯布鲁克的象征,但是对我们并不了解该城市历史的人来说,没有觉得它有多大的意义,所以如果WEI不介绍,大家也就走过路过。从外观上看,通体采用了一根红色大理石的安娜柱上,有一尊圣母玛利亚像,她神色凝重地侧头望着远方的。

因斯布鲁克

凯旋门就在玛丽亚特蕾西亚大街尽头。WEI比较具体的讲述了这座罗马式凯旋门的故事。这是玛利亚·特蕾西亚女皇于1765年为庆贺其儿子里奥波特和西班牙公主玛利亚·露朵维卡的婚礼而建造。其中有两块大理石浮雕位于凯旋门的南北两端,南端的浮雕记述的是王储里奥波特欢庆的婚礼,而北端却是玛利亚·特蕾西亚女皇的丈夫弗兰茨在这场婚礼上暴卒而死后的葬礼。真是人生两级,悲欢离合啊。

因斯布鲁克

 

 

 

因斯布鲁克

傍晚,云雾完全散去,环抱着小镇的群山露出了它的容貌,山间的别墅,峰峦的积雪,给古老的小街和建筑,换上了另一种背景,画面越发生动起来。

往回走的路上,途径一个教堂,外形看起来不大、建筑像是巴洛克风格,因为有很多人进进出出,像是在做礼拜,所以只在外面拍了几张照。后来看书才知道,这是个历史悠久、非常著名的教堂。据说罗马人曾在此安营扎寨,并树立了一尊玛丽亚的塑像,兵营撤走时,就把塑像埋在了几棵松树之间,直到6世纪才被当地的农民发现,并建立教堂。现在的教堂是1755年修建的摸样。

 

因斯布鲁克

 

 

 

 

 

 

 

 

十月一日 星期一 萨尔斯堡
结束了德国国王湖的游览后(详见德国游记)于十月一日赶往奥地利的萨尔茨堡。
早餐后,天气依旧阴沉,期盼越过德国边境阳光能惠顾一下多日不见的大地。

 

 

今天的目标是奥地利的音乐之都萨尔茨堡,这里既是音乐神童莫扎特的出生地,又是电影《音乐之声》的主要外景地。来之前还特意看了一遍《音乐之声》,希望能够找到电影中的场景。


预定萨尔茨堡酒店时,就想好了一定要住在萨尔茨堡的老城中,方便游玩,于是选择了历史悠久的卡瑟勒布劳老城区酒店(Altstadthotel Kasererbräu)。酒店坐落在老巷子中,我们跟着GPS所指的路一直在小巷中穿行,近在咫尺却因为一睹墙或者道路狭窄而不能前往,在路人的指点下,才知道需要从另一端绕过桥,再从一条辅道前往,费了不少周折才找到这家四星级的酒店,原来它是以地理位置和年代久远而被评上四颗星的。打开客房的窗子,霍亨萨尔茨堡要塞(Hohensalzburg)赫然就在眼前,心头不由一阵激动,迫不及待想看城堡的心情驱使着我们赶紧出门。

萨尔茨堡城堡要塞酒店左侧不远,就有一条通往要塞的石阶,我们拾阶而上,一路走走看看,不仅可以从不同的视角欣赏要塞的雄姿,还可以在不同的层面俯瞰老城的风貌。萨尔斯堡,以其拥有奥地利最密集的巴洛克风格建筑,骄傲地展示着它的独特魅力,美丽蜿蜒的萨尔斯河两岸,一座座各具特色、历史久远的尖塔教堂和修道院,博物馆和宫殿等建筑艺术与阿尔卑斯山的秀丽风光融为一体,萨尔茨堡教堂,圣彼得修道院、米拉贝尔宫等著名建筑也尽收眼底。
萨尔茨堡城堡要塞

 

 

萨尔茨堡城堡要塞

 

 

最重要的是,我们在Stiegl餐厅的花园门口看见一条岔路,因为左拐的小路比较平坦,就不经意选择了平坦的小路,结果顺着这条路一直走,穿过一个门洞,就来到了位于城堡半山腰的侬山修道院。

 

教堂并不大,却是历史悠久,它的雄伟外观和依山而建所形成的气势,让人叹为观止。特别是《音乐之声》中拍摄过很多场景,玛丽娅做见习修女的戏,就是在这里拍摄的,孩子们到侬山修道院的门口请求玛丽娅回家,也是在这里拍摄的。最后在演出间隙逃跑时,轿车也是停放在侬山修道院门外的。此时耳边自然响起了《雪绒花》的旋律。

 

走走停停,终于来到了要塞的售票处,7.8欧元的门票是真心不贵。霍亨萨尔茨堡要塞是由大主教格布哈德从1077年开始建造的,但他并没有亲眼见到要塞的完工,在激烈的宗教斗争之后,最终是由他的继任者们完成了萨尔茨堡要塞的工程,那是一个渐渐扩张的过程。在历经了900多年的过程中,要塞坚不可摧,从未被攻陷过,作为防御工程的要塞尽到了它的职守。城堡中有一段视频很用动画的形式,生动完整地再现了城堡的修建和扩张的过程。
 

萨尔斯堡大教堂是萨尔茨堡的地标之一,当然不会放过参观的机会。教堂不收费用,但自由捐赠,当我们进入时WEI象征性地向那个铁罐中投入了2欧元,门口的工作人员竟给了一张类似门票的小卡片,欣喜地发现背面居然写着教堂的中文简单介绍及774、1628、1959三个年份,发现它与教堂门口上方所标数字相同。原来教堂始建于774年,开始建造的时候是为了纪念圣·罗伯特以及圣·弗兰基两位圣徒的,在经历了1598年的一场大火后,1614年主教马库斯·史提库斯依照桑提诺·索拉力的设计开始重建这座大教堂,创造性地将巴洛克典型风格和罗马建筑模式完美地融合起来。1628年,新教堂在巴黎斯·罗德龙主教主持了大教堂的落成仪式。古伊多巴尔德·图恩主教于1660年让乔瓦尼·安东尼奥·达利欧设计修建了大教堂的穹顶,拥有铜皮屋顶的六角圆顶由于时间的推移,空气氧化的作用,已经变成了很好看的湖绿色,与背景上的青山遥相辉映。1944年的轰炸摧毁了教堂的屋顶和部分圣坛。重新修葺后,1959年又根据其原来结构的基础上做了扩建。

 

从外观上看,萨尔茨堡大教堂以其雄伟的立面和巨大的圆形屋顶体现了阿尔卑斯山一侧早期巴洛克风格雄伟的特征。

 

进入教堂后,那就要被教堂内精美的雕塑与壁画震撼一下了,巴洛克风格的奢华和炫耀彰显无遗。抬头遥望这凝聚了艺术巅峰佳作的教堂,真是有点瞠目结舌。老杨和KEN照例在宁静的氛围中小憩一番,他们戏称,聆听上帝的声音让他们心静如水。

 

 

 

 

 

 

 

 

 

 

 

 

 

2015年起需要购买门票了,12欧元。可以从主教官邸出发,参观主教房间,官邸画廊,大教堂展览馆和圣彼得博物馆,以及萨尔茨堡博物馆,也一定是物有所值的。

萨尔斯堡最富魅力的是它的老街——粮食胡同,从莫扎特出生地开始穿到山脉尽头教堂处,两边都是各具特色的名品店,而各色店标似乎更吸引眼球。

 

莫扎特出生地博物馆

我和老婆想去拍摄过《音乐之声》的米拉贝尔宫和莫扎特出生地,便和老杨和KEN相约,两小时后,在莫扎特故居前的STARBUCKS会合。

米拉贝尔宫位于萨尔茨堡的萨尔茨河北岸,始建于1606年,是当时的大主教沃尔夫迪特里希为其情人莎乐美而建造,主教去世后,后继者将其更名为米拉贝尔宫殿。

从粮食胡同,过萨尔茨河不远,约10分钟路程,就到了米拉贝尔的花园,花园的花草造型独特,色彩鲜艳,中央的喷泉给平面的花园,带来立体感和活力。

 

米拉贝尔花园

 

四周有许多应该是希腊神话中的人物雕像,左侧还有一个巴洛克式花园迷宫。再往里走,主体建筑的侧面,有一尊铜飞马雕塑的地方,就是《音乐之声》中女主角玛丽亚带着孩子们欢唱“Do-Re-Mi”的地方。可是天气不好,一切都显得有些灰暗,远处的萨尔茨堡城堡依稀可见。

 

 

 

在回粮食胡同的路上,经过一个剧院,从宣传资料上看,经常会上演音乐剧《音乐之声》,便推门而入,想探个究竟,结果眼前的情景让人想起欧洲老电影中剧院的画面,两个老式的售票窗口前坐着两位美女,看出我们是参观者,并未搭理我们,我们拿了《音乐之声》的宣传资料和明信片如获至宝。

 

萨尔茨堡

在剧院的街对面就是莫扎特的故居,好像单独门票价格不菲,就没有进去参观,在门口拍照留念。回到粮食胡同,在STARBUCKS小坐,也是为了解决如厕的问题。大家会合后,一起沿着胡同往西边走边看,到达尽头的教堂。

 

 

 

萨尔茨堡

晚餐后,被小镇的景观灯吸引,再一次在老城中游逛,回到酒店屋顶前沿的数字显示,我们住的酒店应该始建于1342年,最新修葺应该是在2008年,不知二战中是否被炸过,但不管如何,能在外形上依旧保持原有的风貌,或者连外貌也变了,却依旧保持那份1342的情感和传统,也就足以。

 

 

 

十月二日 星期三 罗森海姆--基姆湖

今天打破自然醒的惯例,因为要去萨尔茨堡的折扣店购物,所以九点多就出发了。这家折扣店的规模与美国的比是太小了,但是环境优雅,商品的品质都非常好,买的奥地利品牌的服装价格诱人,质量上乘,值得前往,只是不能久留,毕竟还要去往七八十公里外的基姆湖。

十月四日 星期五 维也纳

途中,没有做维也纳功课的我们只好临时抱佛脚,拿出我买的那本《完全自游奥地利》,将维也纳的有关篇章朗读了起来。在朗读中,维也纳的一些重点或者是说一些符号性的东西慢慢呈现在脑海中。首都,音乐之都,新年音乐会举行的金色大厅,斯特劳斯的圆舞舞曲,克里姆特的绘画,茜茜公主和美泉宫,白水公寓,萨赫蛋糕店,等等。

经过这几天来最长途的跋涉,终于到达重新预定的位于维也纳森林的贝多芬酒店(Hotel Beethoven)。

 

酒店坐落在这个离开市中心十来公里的辛德布尔(Hinterbrühl)小镇上,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环境优雅,空气芬芳的特性,同时也是我们此行住过的,拥有最大房间的酒店,与四星级是相匹配的。《完全自游奥地利》一书中有介绍,在维也纳森林有一个神奇的号称欧洲最大地下湖,结果地图显示就在酒店的附近,于是徒步在森林间的大道,不到十分钟就见那地下湖的入口,但是离5点半关门只有二十几分钟了,加之老婆对这种溶洞兴趣不大,便放弃了。这时有两个选择,一是去卡伦山看维也纳的全景,二是去维也纳市中心。最后听从老杨的建议开车去市中心看夜景去了。老妹和老杨都来过,对夜色中的维也纳有特别的记忆和感受,值得开车半个小时专程前往。

其实在维也纳森林中还有许多美丽幽静的小村庄,几个世纪以来,许多音乐家、诗人、画家在此度过漫长时光,产生不少扬名之作。1802年,深为耳疾所苦的贝多芬,听从了医生的建议移居到Heilligenstadt(海里根斯泰特)的小村子里居住,因为贝多芬在这里写了两份给他兄弟但未寄出的遗嘱,而被称为遗嘱之家,那两份遗嘱如今成了这个小小的贝多芬纪念馆的镇馆之宝。另外,约翰·施特劳斯的名曲《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绝对就应该诞生在这里。所以有时间,有兴趣是可以在维也纳森林多逗留几天的。

回到当下,说实话,这么多天的连续奔波,每个人都有些疲惫之感了,我一直背着大摄影包和三脚架,自然也想轻松一下,于是大家轻装上阵,把单反包放在了酒店中,魅力无限的维也纳夜景也就没有很好的记录。如果原先预定的摩卡酒店信用卡预授权成功,就可以轻松在市中心走走,不用开车了。

市中心令人惊艳的斯蒂芬大教堂值得称道的,它是维也纳的地标建筑,与科隆大教堂、圣彼得大教堂并称为欧洲三大教堂。关键是历代奥地利皇帝的葬礼就是在这座华丽的教堂内举行。外形的雄伟壮观让YUE后悔没有带上单反,因为卡片机或手机完全无法拍摄这座教堂的全景,可以令人欣慰的是,教堂在大面积的修葺,即使拍摄到全景也会留有遗憾。这座自15世纪晚期开始,就是天主教的主教地和奥地利最重要的教堂,如今,依然如同维也纳的守护者一般,静静地矗立在繁华热闹的市中心。
圣斯特凡大教堂
不过再好的教堂也挡不住繁华商业街区对两位女士的“诱惑”,加之对教堂的审美疲劳,欣赏维也纳夜景之旅就变成了Shopping之旅。
 

 

 

晚餐享用了比盘子还大的维也纳猪排。

回到酒店,所有员工都已经下班,按照入住时,酒店前台提供的花园大门密码和酒店后门的钥匙,回到客房。欧洲很多小宾馆晚上都没有员工,如果过了21点还不能到酒店,就要预先和酒店联系,确定怎么可以拿到酒店大门和客房的钥匙。

十月五日 星期六 维也纳

贝多芬酒店的乡村式早餐,令大家赞叹不已。

离酒店不远的教堂前,簇拥着一群人,走进一看,原来是小镇的居民在流动的市场买菜,一辆卡车上卖的是各类起司和香肠,以及各种面包,零时搭起的摊位则卖各种蔬菜、水果和鲜花。从简单的市场和从容购物的居民,可以窥得小镇人简单却祥和的生活。
维也纳原来计划是要住三天的时间,但是酒店原因,加上老妹他们来过,楞要陪其他人三天也说不过去,所以就改为住两天,多出一天增加了捷克的克鲁姆洛夫,这样就要压缩维也纳的行程,或者加快游览维也纳的节奏。

维也纳有一景点非常著名,那就是白水公寓。它是著名建筑设计师Hunderwasser(音译为洪德特瓦瑟,意译即白水)的作品,一幢为市政府普通居民设计建造的维也纳“经济适用房”,其将维也纳森林的意象植入建筑空间,刻意表现“人与自然共存”的设计理念,用别出心裁的设计,追求返朴归真的意境。据说他当时让建筑的工人随性地在相拼处“手工制作”,楼房内几乎没有一块平地,没有一间房屋呈规则的方形。外墙上满是色彩斑斓的涂鸦,让人惊喜的是这样的涂鸦与伸出晒台上的各种树木或灌木,错落有致地结合在一起,给居住者提供一个亲近自然、舒适别致的栖居空间。
 
到过维也纳的老杨他们并没有去过,于是按照地图和书中的地址,我们先奔白水公寓。在GPS的指点下,顺利抵达目的地,但白水公寓还是没有显山露水。于是决定停好车再四处寻找,此时就见一个手拿地图,拖着行李箱的年轻外国男子出现在我们眼前时,也许他能知道确切地址,赶紧上前询问,当他操着带有浓重口音的英语表示遗憾时,我们也毫无他法,奇怪的是他的地图上标的地址与我们书上标的不是同一个地址,难道维也纳人也开始玩山寨了。只有继续前往打探,终于经一货车司机的指引,看到了其庐山真面目。

它就坐落在其他普通的公寓楼之间,不同寻常的是其墙体似乎呈波浪形,颜色各异,似乎被挤压过头,窗子大小不一,前突后拥,有的地方还突然凹进去一大块,用一根色彩丰富的柱子支撑着,怎么看都有点违章建筑,随时会倒塌的感觉。窗子几乎没有一个在一个平面上,条纹颜色也如孩子随意的泼洒颜料所成致,形状大小不同的露台上垂挂着下很多植物,更加丰沛了墙体的颜色,自然就存在于这奇形怪状的建筑物中了。但是这个建筑外形与书中的照片有很大的差异,更觉得有山寨的可能。那么真正的白水公寓在哪呢?带着这个疑虑,我们也只好离开。

后来上网查了一下资料发现,1991年为了安抚受到无数干扰的白水公寓居民,市政府的确在其边上又造了一幢类似的,专门供人参观,难道我们进入的就是这幢楼?但观察四周根本不见其他楼的踪迹,这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啊。

书上的地址是:Lowengasse/Kegelgasse, A-1030 Wien

网上的地址是:Untere Weißerberstraße 41-43, 1030 Wien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探究。

今天是周六,维也纳全城实施免费停车,到达市中心后,我们就在离环城大道不远处,寻找停车的车位。恰好有辆车驶离,感叹来得早不如来得巧。但对于一辆Small Bus而言,车头稍稍突出了停车线,看看周边没有任何空位,还有不少人在找车位,我们决定就停在这里,不过做出这个决定,多少还抱着一点今天是周末,警察应该不会那么执法严明的侥幸心理的。

循着地图,我们很快走上了环城大道。大道两侧成荫的绿树后,林立着各种风格的建筑物,这些建筑大都建于1857年弗兰茨皇帝下令拆除原中世纪的城墙,扩展城市,修建了环城大道之后,所以集中体现了19世纪后期城市建筑艺术的辉煌成就。我们边走边纳闷,奥匈帝国的皇帝怎么也拆古迹啊!

“圆舞曲之王”约翰·施特劳斯是奥地利人的骄傲,环城大道一侧沿着维也纳河而建的城市公园,有一座非常有名施特劳斯拉小提琴的金色全身雕像,我们自然不可错过与斯特劳斯合影的机会。尽管已经入秋,整个公园还是呈现出生机盎然的景象。据说公园中还有好些音乐家的雕像,可惜未能一一瞻仰。
 
出得公园,又见一座贝多芬的塑像矗立在街边花园,雕像基座上几个拿着各种乐器的小天使,印象深刻,小细节让人感受到音乐之都的魅力。
 

 

 

 

维也纳国家歌剧院

 

 
这一路上,老妹一直在讲述他们当年来维也纳在一家著名咖啡店的经历,鉴于那句“维也纳人不是在咖啡店,就是在去咖啡店的路上”的经典评价,我们决定先去找这家咖啡店——萨赫咖啡店

书中介绍,萨赫咖啡店,以给皇室提供蛋糕而久负盛名。老杨凭着印象前往中心广场附近,还居然给找到了,但队伍已经排到了门外,大家犹疑着是否真的要花时间排队时,店门口的侍者对我们说你们不如去边上的萨赫酒店,其实是一样的。我们决定转个弯去瞅瞅,萨赫酒店内也塞满了人,都在那里排队买外卖蛋糕,街边白色的遮阳伞下也是座无虚席,我们瞅准了即将买单的人,立等他们的离去,不久座位就空出来了,圆桌虽小,但给我们五个人放点蛋糕和饮品还是绰绰有余的了。萨赫蛋糕其实就是巧克力蛋糕,由两层甜巧克力中间夹杏子酱构成,是由一位名叫法兰兹.萨赫的16岁学徒写下的配方,不料一举成名。被厚厚的巧克力包裹着的三角形蛋糕,上面还放上一片纯巧克力,看上去非常诱人,让甜点爱好者难以抗拒,边上配着一团淡奶油,恰到好处地维持了甜而不腻的平衡。需要批评的是咖啡很一般,可能是人流太大,无暇精心制作的缘故吧。一结账我们5人共用去55欧元,平均消费11元,没有太大的惊喜,但也算是物有所值吧。
吃罢蛋糕我们继续在市中心各个景点闲逛,将英雄广场、城堡花园、莫扎特纪念像、霍夫堡宫、阿尔贝蒂娜宫一一收进了镜头。感觉维也纳用一个星期的时间未必能够看透彻的,所以两天不到的时间,只能走马观花。算是先熟悉一下吧,以后一定要再来,并多呆上几天的。
 

 

维也纳

 

(上图)阿尔贝蒂娜宫

下午的时间原先计划去美泉宫的,但是已经去过的老杨和老妹没有兴趣,他们更愿意在市中心悠闲地逛逛,于是再次分头行动。我和老婆、KEN觉得去拿车,再开往美泉宫比较费时,不如直接走去贝维德雷宫看克里姆特的画展。

 

 

 

elvedere(贝维德雷) 为意大利语,意为"优美的眺望",和霍夫堡宮不同的是,兴建的主人并非皇帝,而是17世纪末奥地利抗击土耳其的一位名将欧根亲王的府邸。

1700年欧根亲王在皇帝所赐的土地上,请了当时最著名的建筑设计师希德布兰特(Johann Lukas von Hildebrandt),以以凡尔赛宫为蓝图,历时24年建成了这个宫殿。如今已成为维也纳最著名的巴洛克宮殿之一。
贝维德雷宮包括上宮及下宮两座巴洛克式宮殿,上宫室欧根亲王迎宾设宴的场所,下宫则供亲王起居之用,中央以一座法式花园互通。目前上宫是十九及二十世纪美术馆,收藏有欧洲近代重要的艺术派别的作品,如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法国印象派、写实主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等艺术风格的作品。最令人向往的就是收藏有现今最完整的克里姆特的作品,包括最著名的《吻》,所以不虚此行。

晚餐时YANG把照相机中拍摄的国会大厦、市政厅、国家美术馆、自然史博物馆和霍夫堡宫照片一一展示给出来,撩动着初来维也纳的人的心弦。世界十大文化区域之一的维也纳博物馆区;13世纪至19世纪间一直是历代奥地利哈布斯堡皇室的住所的霍夫堡宫;展出了茜茜公主的个人物品、书信、画像的茜茜公主博物馆;收藏了许多欧洲著名的艺术珍品的奥地利国家美术馆;世界上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藏有6万幅绘画作品和1万件版画的阿尔贝蒂娜博物馆;收藏了文艺复兴时期和巴洛克时期乐器等杰出收藏品的新堡博物馆;创立于1807年,至今已成为世界十大自然史博物馆之一维也纳自然史博物馆;等等,等等都是值得细细参观,慢慢回味的。一定要再来的!经过维也纳的帝国饭店,那气势一看就要比慕尼黑的强太多了,KEN打趣地说,下次再来,就住这。
 

 

美泉宫的面积非常大,如果每个环节都要走到,一般需要3--4个小时,所以我们选择只进入免费参观的皇家花园,这是一座典型的法国式园林,林荫道和花坛构成了对称的几何图形,在蒙蒙细雨中别有一番韵味,44座希腊神话故事中的人物雕像栩栩如生,园林的尽头就是海神泉,向东便是皇宫名称由来却并不起眼的“美泉”。远眺尽头最高点,经典主义廊柱式建筑应该就是凯旋门,据说可以在那里远眺维也纳的全景,留待下一次了。

 

 

 

维也纳是我们此行很向往的是个城市,但是由于此行的重点在德国,加上我们中有两人已经到过,所以就把整个奥地利的行程定位在走马观花,下一次来,尽管时间上可能还很遥远,但是一定会把奥地利作为旅行的重点。
 
深圳国旅相关推荐:欧洲旅游 奥地利旅游 维也纳旅游

丰富旅游线路,优惠旅游报价,优质旅行服务,尽在深圳国旅官方网站(www.kazl.com)

本文标题:【深圳旅行社】我的欧洲之旅奥地利游览攻略

本文网址:https://www.kazl.com/news/3732.html